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晋中国家农高区获批以来,把农业工作和科技工作紧密结合,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要求,高举农业科技创新和深化农村改革“两面旗帜”,围绕“十个突破”,努力把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成为一个面向全省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和农村改革先行区,打造成为全国健康食品和功能农业综合示范区、科技产业孵化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加工物流集散区,推动北方旱作区农业提质增效。
以建设科创基地为牵引
科技创新平台作用显现
近年来,中国家农高区紧扣科技创新这一核心和灵魂,突出平台建设,加快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晋中国家农高区共承接7个国字号试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3家,省级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5家。以有机旱作农业为主题的杂粮、功能食品、设施装备等科创平台初步搭建,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5项,承接省级科研项目20余个,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开发小米粥等方便食品、富硒油茶等功能性产品20余种特色产品,山西农大和省农科院实现合署,科创平台作用逐步显现。
同时,晋中国家农高区突出科技性、创新性,在“一所、两室、五中心”初步成型的基础上,整合山西农大(山西农科院)科研、管理团队,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实验室起步建设;与中科院张玉成团队签约,共建中科院智能农机实验室;引进旱作先锋稼祺藜麦公司,建设全国的藜麦基因库。
不仅如此,还启动了青农联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占地1000亩,投资8000万元,引进市青农联、东辉先正达及山西农大等创业团队负责运营,开展草莓、火龙果、百香果、食用玫瑰等新品种的试验示范。
此外,大数据中心、巨鑫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晋中喜蓉食业云计算食品质量溯源智能工厂等一批大数据平台投入运营,北京农信互联“猪联网”平台30余家核心企业入驻农信商城,累计交易额近35亿元,累计发放4.6亿元。同时,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及“深圳食品谷”合作,建立山西杂粮数据资源库和山西杂粮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为进一步促进山西有机旱作杂粮功能性食品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基础。
今年以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坚持视野,聚集人才,依托山西农大和省农科院,采取“项目+人才”“人才+项目”“选任+聘任”等模式,与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和“晋博士”团队合作,建立晋中国家农高区专家库;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2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8个院士工作站落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兴全全职赴山西农大(省农科院)工作,山西农大新引进50名博士已入职,300套人才公寓目前入住率达80%。同时,聘请中科院成秋明院士、中国农大张天柱教授等9位专家为特聘专家,草拟《晋中国家农高区人才政策10条》,围绕设立专项资金、给予项目经费、突出贡献奖励等方面,加大招才引智政策支持。
近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融合城”,推进山西农大(省农科院)、科研院所的规划、资源、项目一体化发展,累计整合科研资金7100万元,开展功能食品开发、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研发等科研项目。加快省部共建实验室申报和推进规划融合。加快科研团队入驻,山西农大融合创新平台团队30名研究生将入驻科创基地,开展山西有机旱作农业实验室、功能食品中试中心、功能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融合创新平台合作建设。
以科技型项目建设为抓手
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速度加快
今年以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加快推进总投资1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4亿元的33个项目。1月至6月,新建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同比增速61.67%,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完成税收1.2亿元。
推进项目建设。近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全力推进“六大基地”建设。功能食品加工基地由晋建集团承建的检验检测中心及标准化厂房工程已全部开工。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机供港蔬菜基地完成了800亩喷灌管网铺设和300 亩蔬菜种植。有机旱作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农大中试基地完成试种。晋汾白猪粪污一体化项目基础工程已完工。总部基地装修工程已完工,近期可投入使用。
同时,晋中国家农高区先后引进北京农信互联、稼祺藜麦、阿里巴巴、华为、先正达等一批农业高新企业和企业,山西农产品交易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等一批标杆项目建成投运,巨鑫现代农业种苗示范园、保森肉羊繁育基地、番茄小镇、先正达现代农业科技园等项目基本建成。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晋中国家农高区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联络对接,6月19日与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研究所等企业成功签署10项合作协议,深圳食品谷山西总部基地等5个项目即将落地,8月22日举行了晋深农业合作项目“三个一批”活动仪式,总投资120亿元的山西晋中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已开工建设。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有机旱作循环农业示范园1000亩,大力推进养殖粪污液化综合利用,将产生的粪污经无害化处理后,通过有机肥液输送管道,直供有机供港蔬菜园区,形成种植——养殖——畜禽粪便——肥料——农作物等上下游互逆的绿色循环一体化模式。田森番茄小镇全套引进欧洲番茄种植品种、技术和管理模式,自动化数控育苗、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产品通过欧盟GAP等质量认证,并开发番茄汁、番茄红素口服液、护肤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获得Global G.A.P认证。山西巨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先后开发草莓、核桃等脱毒苗木快繁技术,申请专利12项,收集保存3000余份优良种质资源和6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年生产脱毒种苗约3000万株,技术和产品辐射全省及内蒙、陕西、河北等地。同时,与吉林蛟河市草莓研究所合作,建立及推广“草莓三级育苗体系”,打造“中国草莓硅谷”,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草莓品种2个,“草莓硅谷”建成后将为全国三分之一的种苗用户提供安全脱毒的10亿株/年草莓种苗。
以示范为使命
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加强
近年来,晋中国家农高区坚决扛起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使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将晋中国家农高区建设成果向全省区域辐射。
全省在太谷区试种有机旱稻,对于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利用,发展节水灌溉有机旱作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容易被接受和大面积推广。
山西农业大学三代畜牧科研人员30余年协同攻关,成功培育生猪新品种——晋汾白猪,是我省国审猪新品种,也是我省禽畜种业领域16年来有望冲击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品种,目前在全国11个省区市得到推广。
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百香果及玫瑰种植试验示范展示项目,建立南果北种、南花北移中试基地,引进种植百香果及玫瑰实施设施示范种植面积达11亩。
山西农谷三安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三安科技的集成化、标准化的“三安模式”,建设三安模式基地,生产的有机黍米通过传统工艺酿造,产出具有温阳保健、通经活络的三安初黄酒。
金科海沙棘生物科技公司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培育沙棘杂交高产新品种12个,被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授予沙棘新品种杂交育种试验基地。
除此以外,还建成1.3万平方米全省功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展常态化培训,累计承接省内外各类农民培训实训2万人次。